当前位置: 首页 / 文章 / 正文

欧洲三国自驾游归来总结:与世界主流基本相同

夏星

  【车讯网 报道】2023年四五月间,我前往塞尔维亚,不仅驾车将其环绕,还进入邻国黑山与波黑(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),寻访电影《桥》和《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》的取景地。在撰写游记之前,首先把与汽车、驾驶有关的三个感受,进行一番总结,与您分享。

  第一个感受:与世界主流基本相同。

  咱们口头话里的南斯拉夫,通常指的是二战以后诞生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,这个国从1991年开始解体,分为塞尔维亚、克罗地亚、斯洛文尼亚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、黑山、北马其顿。我一直以为,与西方国家相比,这6个国在很多方面比较落后,这次亲往,才知道,并非完全如此。最起码,它们在交通秩序的管理方面,与世界主流是完全一样的。

  何谓世界主流?在我旅行过的30余个国家里,都是把路权,作为交通管理的重点,这恐怕就是世界主流。

  路权包括两个部分,一是通行权,二是优先权。行人走人行道,机动车走机动车道,这就是通行权。反过来,行人不走人行道,非要走马路牙子下面,虽说是靠边儿走,但毕竟不是行人能走的地方,这种行为,显然违反了路权。

  至于优先权,主要指的是两者相遇,谁先走、谁后走。把这个规矩明确了,交通秩序就会变好,否则就得乱成一锅粥。比如,直行车具有优先权,主路车具有优先权,环岛里的车具有优先权,行人在斑马线里具有优先权,等等。反过来,绿灯亮起,左转车快速打轮,切断对向直行车的路,从而抢先通过,这就是违反了优先权。

  此次旅行,我在塞尔维亚、黑山、波黑三国,共行驶2600公里,所到之处,无论大城、小城还是乡村,几乎所有人都很遵守路权,行人规规矩矩地走人行道,驾驶者老老实实地按交通法开车,就连骑车送外卖,也没有北京那样的肆无忌惮,既不逆行、也不闯灯,一派祥和,令人感到很舒服。

  尤其与我国不同的是,在这3个国,极少看到摄像头,更没有我国那种极为普遍、非常晃眼的探头灯,但人们普遍自觉遵守路权,即使比较偏僻的地方,四下连个人影都没有,驾驶者也会在路口的“停”牌面前,把车停下,然后再起步。

  类似场面,无论欧美还是日韩泰,都一样。有一次在曼谷街头,看到一辆车,从小街出来并入主路,恰逢晚高峰,主路车流密集,那辆车至少等了5分钟,才等到一个档子。还有一次在日本京都,行人特别多,以至于在一个绿灯周期里,转弯车只过去2辆,后面的一大排,都老老实实继续等待,没人按喇叭,更没人打轮抢行。

  走的地方多了,由此获得一个感觉:世界主流的交通管理,都是把路权排在第一位。

  如果有一天,我国也能把路权放在第一位,就好了。它能让人们变得心平气和,可以把秩序处理的井井有条,而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。可惜,截止目前,我国交管部门依旧对速度管理十分严厉,对路权较为轻视。说到这儿,您可能会问,别的国家不管速度吗?当然管。这回在黑山,遇到3次警察测速,那是一条限速80公里的路段,我的车速是90公里,安然通过,没有被拦。还有一回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,我亲眼见到一辆很慢的车,被警察拦下。根据当地法律,超过限速10英里或低于限速10英里,都是违法的。

  前几年,我国一游客在境外自驾游时,在交通事故中遇难,原因是没有遵守优先权。当时,许多媒体都发布“教你如何在国外开车”之类的内容。事实上,交通法规诞生于美国,随后普及到全世界,各国交通法规的内容,包括信号灯、标线和标志,基本相同,我国交通法里关于通行权与优先权的规定,与其它国家是一样的。也就是说,只要自觉遵守交通法,在任何一个国家驾车,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儿。除非驾驶技术太差。

  第二个感受:车技与车德普遍很好。

  在境外开车,与我国最大不同,除了路权排第一,再有就是速度快。市区里的起步,跟赛车场发车有一拼;无论多窄的路,都很像赛道竞速,全是大脚油门,一个顶着一个,车头与车尾贴的非常近,心理承受能力差的,后背恐怕得发凉。一条只有上下双车道的路,两侧没多少路肩,限速可能高达70公里,冰岛是90公里,再加上略微超速,那感觉,犹如在游戏机上玩儿赛车。这样的路况,搁在咱这儿,有人可能连40公里都不敢开。

  能够实现如此高效,一方面靠路权做保障——您这儿风驰电掣,用不着担心某个地方会突然窜出一辆车;另一方面,需要良好的驾驶技术。

  在塞尔维亚,除了多瑙河一带是平原,其它地方都是山。波黑与黑山就更甭说了,后者连国名都带山字。我这次2600公里的行程,大概有2000公里是在山区,全是普通公路,上下双车道,唯有弯道稍宽些,但坡度似乎大于我国公路的标准。过发卡弯时,弯心附近降两挡,然后大脚给油,便能以飞快的速度过弯,感觉超爽。当然,这种爽快,得益于手动挡。自动挡虽说也能做到,可不如手动那样直接、那样酣畅。

  前不久,我曾驾车行走京杭运河,因为始终沿河,走的全是普通公路,尽管如此,多如牛毛的探头与刺眼的探头灯,让我诚惶诚恐、小心翼翼。从杭州回来没几天,前往塞尔维亚,瞬间有种解放的感觉,在这儿,我享受到了真正的驾驶乐趣。

  开快车不是毫无条件的,只要经过村镇,所有车便会立即降速,遇到斑马线处有人,更是立即停车——他们的乡村里也有斑马线。如果遇到前车忽然停住,后车也会静静地停下来等待,而不是按喇叭催促或立即打轮超越。这种当快则快、当慢则慢的驾驶方式,我认为非常合理。

  另一方面,虽然大家都很守规则,可也不是一成不变。比如,有一回我右转弯进入另一条路,那条路上的车,已经堵成一条长龙,按理说,我应该停车,耐心等待,此时一位驾驶者冲我摆手,让我加在他前面。再比如,辅路车进入主路,需要首先加速,然后再往里并线。有好几次,主路上的车比较多,大家便自觉采取“拉锁”的方式,左右各一,把看似很严重的拥堵,悄然无声地化解了。

  所有这些,都体现出车技与车德的双一流。

  不过,在贝尔格莱德市区,时不时就能听见喇叭声——这是此次旅行中的唯一。我注意了一下,有两次是绿灯亮起前车没走,还有两次是前车忽然并线。

  第三个感受:汽车其实很耐用。

  在欧洲旅行,对汽车稍加留意的话,很快就能发现,老车时常可见——我曾在柏林街头,见过第二代捷达。与德国相比,这次旅行时见到的老车,明显更多一些。比如,第二代高尔夫,几乎走到哪都能见到,特别多。

  除此之外,菲亚特的法沃里特、拉达的2104、南斯拉夫的YUGO,同样比较常见。就连衍生出桑塔纳的奥迪80,虽然早在1986年就停产了,一路上也见到好几回。在乡村里,我甚至见到过几次奔驰W123,它是奔驰E级的前身,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车。

  其中的YUGO,我曾在希腊见过,它是南斯拉夫利用菲亚特70年代的车型与技术,拼凑出来的。在旅行的最后一天,我驾车沿高速公路从诺维萨德到贝尔格莱德,身后就有一辆YUGO,这么老的车居然还能在高速公路上飞驰,佩服。

  老车如此之多,一方面是国情——这个话题我会在游记中谈到,另一方面是汽车很耐用,即使用上20年,也大都能做到安然无恙。

  我国有人把仅仅用了五六年的车,就称为老车,实际上很浪费。尤其是那些催促车主更新换代的种种手段,表面看是出于环境保护,但别忘了,制造也有碳排放。除非车主本人乐意,否则不应该催人家换车——汽车是私人财产,用多久是主人自己的事儿。

  综上所述,可以看出,塞尔维亚、黑山、波黑,这几个前些年还处于战乱的国家,在交通管理等方面,与世界主流基本相同。人家的长处,恐怕恰恰是咱们的不足。

  轻视路权,在我国非常普遍。行人不走人行道,骑行者逆行或闯红灯,驾驶者不礼让斑马线里的行人,转弯车与直行车抢行,该快时快不起来,该慢时慢不下去,这几个现象,在全国范围内,随处可见,基本上是咱们的主流。

  所以,我虽然经常写境外自驾游的文章,但有言在先,这种旅行方式有个前提——那就是我在《法国自驾游见闻与感受汇总》一文中所说的:在境外自驾游,首先要确认自己的车技与车德都没问题。如果平时倒车入库一塌糊涂,遇到窄路不敢开快车,遇到行人没有礼让的习惯,遇到排队的第一个反应是加塞,最好别去境外自驾游。


  更多内容:如您用电脑或平板电脑阅读,点击下图可直接进入。

  游记第一篇,驾车环游塞尔维亚。塞尔维亚是第一个对我国免签的欧洲国家,由于不用签证,什么时候有空儿,抬腿就走。这种便利,无论事先办签证,还是抵达后的落地签,都无法与之媲美的。何况,对于中年人来说,对南斯拉夫多少有些情怀,驾车逛一圈,把儿时的记忆,亲身印证一遍。

责任编辑:孙睪斐

分享到

评论
评论
0 / 500 字
猜你喜欢
  • 热门视频
  • 热门文章
热门PGC 查看更多
  • 部分拆解

    欧拉 欧拉闪电猫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85
    全部拆解

    大众 途昂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77
    全部拆解

    大众 途岳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74
    部分拆解

    哈弗 枭龙MAX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79
  • 部分拆解

    星途 瑶光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85
    全部拆解

    捷途 捷途大圣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85
    部分拆解

    吉利 帝豪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75
    全部拆解

    大众 凌渡L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80
  • 全部拆解

    奥迪 奥迪Q2L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68
    部分拆解

    Polestar极星 Polestar 2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72
    全部拆解

    长安欧尚 长安欧尚X7PLUS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76
    部分拆解

    极氪 极氪001

    看报告
    评分80
播放按钮